崔春奇:如何看待道家与书法的关系
作者:崔春奇  来源:谛印文化  2022-06-12

       道家,是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为代表。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因素,有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老子是先秦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包括孔子在内,都受到老子的深刻影响。老子在东汉时,被尊为道教的始祖。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共同的历史形成的。    

       孔子侧重于人道,从人道出发,强调天与人关系的和谐和人与人关系的和谐。           

       而老子,则侧重于天道,强调自然无为。认为,人与社会均应顺其自然,合乎天地的客观法则。老子的思想经过庄子,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庄子丰富了道家的哲学体系,最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互补的格局。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大多兼具 儒、道 两种气质,“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优游与庙堂与山林之间。因此,他们的书法艺术,除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外,也同样渗透着道家精神,从而使真楷与狂草并生,肃穆与空灵并存。

       道法自然,法天贵真。 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认为,创造的真实品格是“法天贵真”。道家以“道”作为宇宙论的终极依据,认为世界万物,都是道的模拟和反应。而道的本性就是自然,正如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就是“道不违自然,乃得其胜。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违也”。庄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法天贵真”的思想。法天,就是顺应客观物性,不事人为;而贵真,就是崇尚朴素自然的真实之美。

 

       道家认为,“道”不违自然。道与自然无所违逆,一切任着自然的本性运行,乃是道的最高境界。要进入这一境界,一方面要尊重物性,要一切物  顺其天然本性展露自己;另一方面也要尊重人的“性命之情”,不能让外在的规范成为生命自由发展的障碍。万物都因体现了“道”而为“常然”;万物也只有在体现出“道”的自然无为特征时,才具有了美的品性。

       据此,中国书法提出了“书肇自然”的观点。

       “书肇自然”,主要是指书法作品,要符合自然之理,遵循真实的原则,尤其是情感的真实,就会产生令人愉悦的审美体验。

       书肇自然还表现在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书法家敏锐的观察,捕捉,体味自然人事中一切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生动意象,再施以巧手匠心,进行艺术再创造,就形成了美轮美奂的绝世佳品。

       书法作为一门释放感情,抒写心灵的艺术,贵在真情实感,来不得半点儿的矫揉造作。一个书法家,如果在作书之时,有意为之,刻意求工,那手和笔,便为“意”所驱使,弄得思想紧张,动作拘挛,灵性泯灭,结果是字字呆板,行行匠意,无神采可言。而无意求工,心恬(tian甜)意适,必然腕灵笔脱,挥洒自如,使自己的感情,得到最自由,最充分的挥洒。好的书法作品,不是精心设计出来的,反而是“技到无心始见奇”。

       我国历代书家,都十分强调做书贵乎天真自然,坦露个性,反对刻意雕琢,矫揉造作,装腔作势。魏晋时代,儒家学说衰微,道家学说兴起,晋人创造的行,草,楷等书体,潇散洒脱,流美多变,体现了晋人心怀坦荡、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意识和美学理想。王羲之是这一时期书法的杰出代表。他寄情于山水之间,热爱大自然,把对大自然的以往深情,倾注到自己的书法作品之中。从他传世的书法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书法潇洒绝俗,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美。

 

       唐朝初年推重道家,因应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唐朝推崇老子,唐太宗李世民称老子为祖先,唐高宗封老子为“玄元皇帝”,唐玄宗亲自注解《道德经》,把道教列于佛教之上。唐代的诗人、书法家如李白、贺知章,受道家影响最深。我们可以从他们的书法作品中看出这一点。宋代苏东坡、黄庭坚、米芾等也受到道家很深的影响,元代的道教盛行。书画家们多与道士们交游,为道家思想观念所感染。元代书画家赵孟頫自号儿“雪松道人”,神情简远,如神仙中人。明代徐渭,祝允明,唐伯虎,狂放不羁,书法作品更多道家意味。傅山曾为道士,受道家影响更深。他指出,落笔时如“先萌一意,我要使此为何如一势,及成字后,以意之结构全乖,亦可知此中天倪,造作不得矣”(意为书法家你不可以预先刻意地设计好意图、设计好架势——这样写作的结果是事与愿违的!可见人为地造作是不可以的!)清初书法家宋曹认为,“做书的时候儿如掬于小节,畏惧生疑,速于笔先,惑于腕下,不成书矣”。清代周星莲认为,作书一味“刻意求工,局于成见,不期拙而自拙”。只有兴到笔随,破空横行,才可“不期工而自工”。因此,他在书法领域得出了庄子式的结论,“凡事有人则天不全”,即凡事你若有意为之,就不能完全真实地流露自己的天性。书法家作书时,只有凭借深厚的功力和充沛的感情,大胆落笔,淋漓尽致,才能写出符合笔法又天机盎然的作品。

       法天贵真,直抒胸臆,是历代书家共同追求的境界。据载,当有人向元代著名书法家鲜于枢请教笔法时,鲜于枢便用三根指头执着笔,闭着眼睛,对那个人说:“胆!胆!胆!”。苏轼曾说“书无欲于佳乃佳”。米芾曾说:“学书须得趣,无刻意做作乃佳”。

 

       道家认为,书法的生命精神,是气韵生动。气,是书法品鉴中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是指书法中的生气,气势,韵味,韵致等等,是书家撷取节奏化、韵律化的意象,又化入自我,又通过点线律动,章法,布局的内在节奏,使欣赏者获得蕴藉丰富,生动连绵的艺术美感。

       历代书家也都以气韵生动作为衡量书法作品优劣的标准。以气韵之有无,高下,厚薄,而分判。书法作品自以气韵生动高逸为上乘。气和韵不可分,韵,是由气决定的。气是韵的本体和生命。与韵相比,气属于更高的层次,展现于整幅作品。有了气韵,书法作品自然生动。而气这个范畴,正是道家尤其关注和重视的。

       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曰,通天下者一气耳。道家认为,气是生命活动的表现,气的发用流行,也意味着生命精神的袒露与张扬,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赖气以生存。道家认为,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础和基质。人之精神亦以气为主,血气常附形体,气是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来源。艺术的生命也是气,艺术的创造和欣赏,都与气,密切相关。创作,就是气的运化过程。审美就是对作品蕴含的气的感应过程。

       历代书家都强调,欲书之前,必须保持主体精神的凝聚,专注。思想集中,凝神静气,排除杂念,保持头脑冷静,气血调和,方能臻于佳境。又认为,完美的书法作品就是书法家不可遏制的主观情感投射诉诸笔墨的结果。道家认为,书法作品的气,又分为内气和外气,内气,是对一字有气势、有韵味而言。外气是指字与字,行与行,乃至整幅作品呼应得当而有气势,有韵味。内气,要使每个字有气势有韵味。即在点线笔画之间巧作安排,使笔画的浓淡,轻重,疏密,缓急,肥瘦等合理调度,错落有致。外气,要使全幅作品活起来,富有表现力。

       道家讲“气”,往往是精气神并举。古代书家讲气,也是精气神一块儿说,认为“气”是书法艺术风采神韵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必须在书法作品中显示出生气,显示一种生命的节奏和动感。因此书法审美中的气,又与骨气相联系。

       除了提倡骨气,又提倡在作书中要去除“俗气”。无古人法便是俗气;有古人法,便是雅逸。字之雅意,尽由古法出。

       同时道家认为,作书益气,作书能养气,亦能助气,就是有利于养生和健身,有益于延年益寿。历代书家多长寿的记录,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道家认为,“神与物游”,是物化的自由境界。中国书法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神与物游,逍遥游,自由地挥洒。庄子有一个寓言,叫做庖丁解牛。一把刀杀牛,这个刀用了19年还象新的一样锋利无比,是说此刀以无厚入有间,游刄有余!游刃有余,是因为把握了事物的必然联系即规律性,才获得了行动上的自由。庖丁解牛19年,以神视而不以目视,目无全牛,心有全牛,只感觉牛的存在而忘记了自身的存在!更进一步说,当一个人因忘怀自我而与物随化时,他们的精神即可获得彻底解脱,这个物化的最高境界,就是“神与物游”!逍遥游,神与物游,就是打破生命自身的遮蔽,以强劲的鲜活的生命精神向天地寰宇自由敞开,让自已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自己的心灵跃动与天地万物呼吸共生,这就构成了充实的精神世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中国书法艺术,追求的就是这个境界,历代名家名作也都是在这种神与物游中产生的,象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颜真卿的祭侄稿,苏轼的黄州寒食帖,米芾的苕溪诗帖,毛主席的《忆秦娥.娄山关》。现代书法名家林散之诗云“不随世俗任孤行,自喜年来笔墨真。写到灵魂最深处,不知有我更无人。”正是神与物游的写照。《庖丁解牛》的故事说明,把握住事物内部的必然联系,按照客观规律性办事,就会游刅有余无往不胜。

       “自由挥洒是对书法规律的不断认识和对自己手法的不断改造”,这是我的个人体会。

       “有无相生”是道家书写的辩证法。道家的这个辩证法,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也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在老子庄子看来,存在,是有;不存在,是无。有与无,二者处于相互依存并趋向转化的共生状态。因此,无“无”,亦无“有”。拿房屋来说,如果墙壁是有,那么窗户和门则是无。汽車和水杯,等等器物及其空间,看上去是“无”,而正是这“无”与“有”的默契配合,方能发挥其实用的功能。     

  

       就书法艺术而言,“有无相生”,涵盖了书写辩证法的全部内容。虚与实,黑与白,方与圆,曲与直,迟与速,轻与重,大与小,静与动,巧与拙,生与熟,奇与正,有法与无法等对立的因素和关系,都可运用老庄道家的有无相生思想进行研讨并指导书法艺术实践。

       对于黑白关系,老子提出“知其白,守其黑。”清朝书法家邓石如曾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这就是说,将字里行间的虚空(白)处,当做实划〈黑〉一样安排,务使二者相应。书艺中着黑处为黑,为字,为实,为有,此普通人之常识。而书艺中无字处,即白处,空处,虚处也同样是字,这个却非普通人所能理解!

       就是说,有点画处是点画,无点画处也是点画;有字处是字,无字处也是字。

       每字中,点画有结构,无点画处也有结构。

       每篇中,有字处有结构,无字处亦有结构。

       “计白以当黑”,白与黑,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互相为用,各得其妙趣,彰显其精神。白,有字间之白,字外之白,行间之白,行外之白。在黑与黑,白与白,黑与白的错综关系的艺术处理中,书写表现出无穷的美感。这个就是道家“有无相生”的辨证法则。

       计白当黑是中国书法艺术中的金科玉律,它源出于老庄哲学,无论在创作或欣赏中,都须重视墨色所形成的线条儿,也不可忽略了空白处。线条儿美当然重要,或飞舞,或徐行,或方正,或圆润,都会给人以美感,这叫有笔墨处。

       古人论书云,“书在有笔墨处,书之妙在无笔墨处。有处仅存迹象,无处乃传神韵”。这个“无处”也很重要,甚至是更重要的传神韵之处。在书法创作中,一般人是注意笔下的字形,此为“以黑统帅白”;高明的书家,只管手写,却眼不看笔,注意力全在空白处,因为手已经能极其熟练的运用笔了,注意空白,则使整幅中的空白,留得有疏有密,有大有小,使章法具有强烈而复杂、却又气脉贯通的黑白对比之美感,这叫做“以白统帅黑”。人们欣赏黑字,也同样欣赏空白。这空白向人们展示出一种神秘飘渺的美的意境,其意味是深长的。

       老子认为“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有无相生”,“无为无不为”。这里的“无”,不是什么都没有或不起多大作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无”,它包含着生命。

       中国诗里面的言外之意,音乐中的玄外之音,画中的空白云烟,戏曲中的不设布景,与中国书法一样,都使人从无中看到有,从虚中看到实,从混沌中看到具体,以致“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从而“超乎象外,得其环中”。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并把握住老庄思想对书法的积极影响。

       道家,作为儒家的对立面儿和补充,几千年来,对于形成中国人的世界观、心理结构、审美理想、艺术追求,起了极大的作用。

       老庄强调美和艺术的独立,强调自然美。

       儒家思想给书法艺术以束缚,而老庄思想则主张进行热烈的情感抒发,追求个性的表达,它给予儒家思想以有力的冲击,并从根本上对儒进行否定。

       《庄子.天道》中说,“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他强调的是精神性的,主体的,无功利的追求,并抓住了艺术的创作特征和审美规律。

       老子认为,万象出于天意,人必须归于无为自然的形态,这样才能达于天道。他以“自然无为”为美,讲究“天人合一”,反对人为的道德,法典。

       他认为儒家有些东西损害了人类的天性,是虚伪的东西。表现在艺术上,他是让人们回归于真实的个人,进行无为创作。他的关于“无”的哲学思想,是一切东方艺术发展为独特个性的思想本源。这个“无”,并非无有的无,而是内涵极为深刻的实体。在老庄思想影响下,中国书法出现了不同于端庄、典雅书风的飘逸,稚拙,朴素,柔美的,带有强烈个性的书风,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

       飘逸。

       它不被任何理性所约束,是人类天性的自由表达,已经达到了自由无碍的妙境。但它是建立在真正掌握了书法技巧,并超越了这个畦xi畛zhen(希珍)的基础之上,才能达到如此境界。比如王献之,怀素的草书。

       稚拙。

       老庄强调大巧若拙,大智若愚。老子说,“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敦其若朴,旷其若谷,浑其若浊”。他所指的,是不经过修饰、像山中刚砍下来的木头带有一种原始的属性,又像浑浊的水,处于一种混沌的局面。他还说,“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无名之朴”等。这些思想表现在书法上,则是稚是拙,稚拙。稚拙,这是为中国艺术界所公认的最高的理想境界,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基本气质。汉碑里的《张迁碑》,《鲜于璜》,《好大王》等,就是稚拙风格的代表。

       柔美。

       在老庄思想中的美是柔软。“天下莫柔弱于水……,柔不胜刚,天下莫能行”,“柔弱胜刚强”。庄子说,“鉴止于水”,对于“柔”的作用,不能低估,它力量大的惊人,它可以“怀山裹岭”,“磨铁削铜”。利剑虽刃,却“抽刀断水水更流”。这种柔,是寓刚于柔。草书中,柔美的线条儿,含有内在的刚性,它更靭,更富有弹性。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这一美学思想,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品格。比如,以柔克刚,以弱胜强,进而演变为刚柔并济,软硬兼施,先礼后兵,文武兼备,不屈不挠,坚韧不拔。(2022年5月1日)


谛印中国文化艺术网 版权所有

  冀公网安备 13019902000258号

冀ICP备19023818号